本篇文章1186字,读完约3分钟

4日上午,普宁市军埠镇大场龙村100多名村民代表来到夏家山镇汤坑村和汤坑村,手牵手,赠送“睦邻友好”牌。唐坑人和大长龙人在国内外有20多万人口。他们结束了历史上的成见,在这一刻缔结了睦邻友好关系。

这是普宁市在开展党建和直联工作、不断完善基层治理、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等方面取得的又一成就。

据了解,唐坑乡亲主要居住在普宁市大南山区东段北麓,夏家山有唐坑、万载、高明、白芨岭、双峰、、老堆体、白沙溪等8个行政村,均以马氏为主,人口3.6万余人。近年来,这八个村充分发挥了党建和直联的主导作用和乡镇咨询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人文风情、乡村环境和经济面貌焕然一新。

普宁市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又取得一成果

大场龙村民居住在军埠镇大场龙村,该村由七个自然村组成,即寨子、长龙、沈曦、水上、水下、曹晖和下双芬。它是较大的农村居民点之一,名为陈,人口超过37,000。近年来,大场龙村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抓党建促发展,充分利用侨乡、商业传统和人口大村的优势,全村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新文明。

在这两个相邻的人口众多的农村聚居地的历史上,有一个无法证明其来源的定型观念——唐坑的马乡亲和大场龙的陈乡亲不准结婚。“这种说法代代相传,我们已经说过,不清楚什么时候开始。”唐坑村党支部书记马对记者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唐坑马人与大场龙陈人的交往日益频繁,历史成见的影响也逐渐淡化。然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教义仍然是村民心中的一根刺。“尽管这种‘家庭训练’的由来尚未得到证实,但它对村民们仍有一定的影响。”大长龙村翠环堂会长焦表示,近年来,双方的年轻人在交流中发展了感情,组建了家庭,但双方和他们的父母仍不愿说出来。历史陈规已经成为阻碍两个农村定居点交流和发展的“绊脚石”,必须尽快消除。

普宁市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又取得一成果

近年来,普宁市党在继续实施中一直直接隶属于党,基层治理在不断完善中一直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双方的村民开始打破陈规,决定一笔勾销过去的恩怨,并同意举行一个庄严的仪式。

“在深化党的建设和直接联系工作的过程中,双方逐渐达成共识,乡镇贤人率先行动,公益理事会、乡镇顾问委员会和村“两委”共同推动。”大长龙村党支部书记陈金西告诉记者,这个想法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双方同意举行仪式,签署缔结友好关系的相关协议,包括促进教育、经济、环境和文化(包括民俗和婚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普宁市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又取得一成果

“缔结友好关系是全体村民多年来的夙愿,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件好事。”马表示,今后双方将加强在经济、文化、环境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更好地为双方新农村建设服务。

“本月30日,大厂峪乡亲们将迎来汤坑乡亲们的代表,他们还将送上‘睦邻友好’的匾额。特别有意义的是,双方的牌匾都是基于同一棵树,这意味着双方有着共同的精神,在未来共同发展。”焦表示,一旦打破陈规,双方的友好关系将翻开新的一页,并努力建设一个美丽和谐的新农村。


来源:揭阳新闻

标题:普宁市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又取得一成果

地址:http://www.jydingliang.cn/jyxw/21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