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6字,读完约4分钟

他20岁参加革命,在枪林弹雨中献出了生命;他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积极动员乡贤回乡捐钱办学修路;何,这位已经退了志的作家,90多岁还在写作,始终关注着归侨联合会的动态...

他是刘青山,泰国的归侨。曾任揭阳《榕江报》总编辑、中共揭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揭阳县文化局局长、揭阳县第一中学校长、揭阳县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等职。他现在是该市老游击队员协会的副主席。他被授予“揭阳市侨联系统先进个人”称号,并被中华全国侨联授予20多年,为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不懈奋斗

怀着远大的理想加入革命事业

刘青山的祖籍是渝北湖玉坑村。1915年,刘青山的父母在泰国定居,开始创业。1929年,刘青山出生在泰国。虽然住在国外,他的父母一直在想他的家乡和他们的亲戚。刘青山8岁时,他的父母把他送回家乡学习。由于中国政局动荡,导致海外华人的认可中断,刘青山在三年级时不得不辍学。在学习期间,刘青山受到了学校地下党员进步思想的影响,对共产党有了一定的了解。1949年1月,20岁的刘青山毅然加入革命,参加了丰顺县汤坑和冯亮的解放斗争。回忆起战争年代的血与火,刘青山说,面对枪林弹雨,他有恐惧和恐惧,但他改变了主意:既然他参加了革命,他必须随时抱着为国捐躯的决心。因此,刘青山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迅速成长。

刘青山:离休不离志 笔耕献余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青山以满腔热情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先后担任揭阳县盘东区土改队副队长、区团委书记、安乐区委副书记、揭阳县委组织部部长、《揭阳县容江报》总编辑、广东省委揭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揭阳县文化局局长、揭阳一中校长、揭阳县侨联副主席。何坦言,他在揭阳县担任《榕江报》总编辑期间,是最艰难的时期,也是进步最快的时期。在人员匮乏、任务繁重、资金短缺、设备落后的情况下,他带领10多名编辑和记者忘了吃饭睡觉,开夜车,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

刘青山:离休不离志 笔耕献余热

默默耕耘,给“海外华人”以余热

刘青山在担任揭阳市归侨联合会副主席期间,由于自身的归侨经验,在侨务工作中表现出了从容和充沛的精力。为了落实华侨住房政策,号召华侨回国投资,刘青山多次赴泰国发动泰国民众捐款支持家乡建设。在他的努力下,泰国村民慷慨解囊,在北坑村修建了启新小学,修建了北华路、北华大道等水泥路、华安桥、普龙发文化馆和玉湖人民医院。他还帮助在玉湖灯塔坑建了一个文化室,并向文化室捐赠了300多本书。

刘青山:离休不离志 笔耕献余热

退休后,刘青山仍然关心侨联的工作,始终关注侨联的动态,继续充分发挥为侨联服务的余热。2004年,他被归国华侨联合会评为个人先进工作者。2007年,刘青山向北京新建的华侨博物馆捐赠了4批华侨藏品。

刘青山认为退休是人生新阶段的开始。他重拾童年的兴趣,练习书法,学习画画和“爬格子”。退休后的30年里,刘青山自费编辑出版了超过150万字的书籍。他的《我与海外华人认同》和《海外华人认同挑起绑匪》被评为省级“海外华人认同故事”征文活动优秀论文,并入选。省档案馆出版的《广东记忆丛书》和《海外华人认同故事》;以泡菜起家的房地产巨头邱的传记作品,在宁夏文联主办的大型文艺作品评奖活动《欢庆新时代》中获得银奖。同时,刘青山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曾任侨务办公室编辑、省侨联《华夏》杂志特约记者、全国华侨历史学会会员、揭阳诗歌学会、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积极参与市传记文学学会、楹联学会筹备工作。2009年,他开始编辑《老游击战士友谊协会》杂志(每期超过10万字)。今天,90多岁的刘青山继续编辑协会的简报工作。

刘青山:离休不离志 笔耕献余热


来源:揭阳新闻

标题:刘青山:离休不离志 笔耕献余热

地址:http://www.jydingliang.cn/jyxw/24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