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72字,读完约6分钟

人是文明的主体;人是建设国家文明城市的关键。在揭阳“创造文学”的过程中,公众参与文明创造的热情得到了充分释放,文明的优美音符得以奏响。如今,城市里有许多景观在行走:各行各业的文明志愿者,穿着红色背心,戴着小红帽,或举着小红帽站在街道上,志愿协助交警引导交通;或者深入基层,进入社区,进入村庄,进入公共场所开展清理行动,为我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增添光彩。

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系列报道:“红色背心”促进社会文明

文明交通和滨水区治理志愿者服务活动继续推进

文明交通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每周三,在市政府工作的张莉都会来到市区小翠路和临江北路交叉口的红绿灯前,协助交警指挥交通。红灯停、绿灯亮、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常识并不陌生,但严格执行这些常识并不容易张莉说,在许多重要路段,人们习惯于穿过中间的护栏来省事。在下一阶段,在文明的指引下,越来越少的行人闯红灯,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像张莉一样,我市成千上万的党员干部都是文明交通志愿者。他们走上街头纠正和制止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同时鼓励公众以自己的行动加入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

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系列报道:“红色背心”促进社会文明

自2018年1月起,市公安局牵头团委等部门在全市开展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活动。各地各单位的志愿者在我市主要交通路口进行引导,为形成良好的交通秩序做出贡献。目前,它已经实现了每天上下班时间的全覆盖,这已经成为我市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亮点。此外,从9月1日起,根据全省“文明礼貌日”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全市将相应开展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活动,扩大“文明礼貌日”的影响力,加大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曝光度,营造文明、礼貌、有序的出行环境。

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系列报道:“红色背心”促进社会文明

除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外,我市还以“水滨治理”为重点,以“一镇一街一志愿服务队”为主要模式,建立了市、县(区)、乡(街道)三级“水滨治理”志愿服务体系,带领广大青少年成为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的“小清河”,积极帮助我市“治水”全市有近万个“何小青”。这些“小清河”深入到全市各地,协助各级河道主管围绕“治水治岸”,实施“保护母亲河”主题行动,开展三项志愿服务活动:河道巡查和河道保护、村(社区)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今年,该市开展了近630项活动,10,000多名志愿者参加了活动。

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系列报道:“红色背心”促进社会文明

为了大幅度改善和提升城乡环境,我市还推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题日,街道、小巷、乡村道路、乡道等不同角落涌现出无数“红色背心”。每周一下午,派出全市各部门干部职工,市县(市、区)四队领导深入相连的乡镇街道,示范带动“文学创作”活动深入开展;市直单位党员干部深入街道社区、城镇、街道和村庄、重要区域和道路,与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和各种社会组织成员组成志愿服务队,开展“门前三包”说服、交通秩序疏导、环境卫生清理整顿检查、拆除违章建筑、“创建文化”氛围布局检查指导、文明创建宣传等文明创建活动。,尽一切努力弥补基础设施的不足,努力实现全覆盖检查、整改和创新。

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系列报道:“红色背心”促进社会文明

学习雷锋的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

本月初,榕江公园雷锋志愿者服务站和榕城区西湖公园两个示范点正式启动运行。网站定位为城市文明展示窗口、文明宣传平台、便民服务载体和志愿者服务阵地,为市民提供秩序维护、环境卫生保护、读书、免费收费、免费饮用水、雨伞借用、旅游咨询等基本志愿服务项目。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该网站还引导志愿者组织入驻,并为周边社区和学校开展延伸志愿者服务项目,如特殊群体援助和青少年心理咨询等。

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系列报道:“红色背心”促进社会文明

建设学习雷锋志愿者服务站示范点是我市学习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为了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广泛推进“创先争优”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市多方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借鉴其他城市“创先争优”志愿服务的经验和做法,采用捐赠形式,实施户外学习雷锋志愿服务站示范点建设。 推动各地各单位建设一批制度化、规范化示范学习雷锋志愿服务站,带动全民参与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目前,西湖公园、榕江公园、揭阳塔广场、青年文化广场、儿童公园、姜妍路滨河等户外学习雷锋志愿者服务站示范场地已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此外,全市公共场所和窗口单位的500个志愿者服务站由当地“创文”实地评估单位精心建设。

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系列报道:“红色背心”促进社会文明

通过宣传和发动,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地以志愿者的身份开展“创造文学”的志愿服务,以城市主人的身份践行“雷锋精神,人人可以学习”;奉献爱心,处处可以是“志愿服务”的理念。

温暖人心,展示城市文明

做生意的人永远不会亏本做生意。然而,荣成区新河路附近的餐馆“楚生鹅”坚持要做亏本生意,亏损了三年。从2016年8月起,新河路附近的环卫工人可以在晨曦扫完之后,到楚生鹅免费享用美味的米面或面汤。后来,出生鹅的主人林出生于同年9月在荣成区梅斗路的另一家商店推出了免费早餐服务。一份小小的免费早餐搭建了一座关怀的桥梁,温暖了环卫工人,传递了深厚的社会温暖。

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系列报道:“红色背心”促进社会文明

71岁的尚士林一边吃着热腾腾的早餐,一边微笑着在脸上开了花。吃完饭后,林楚生还帮他打包了一碗米粉汤,并让他把它还给妻子。尚士林夫妇在揭阳从事环卫工作已有十多年。自从这个可爱的早餐点建立以来,他和他的妻子成了这里的常客。吃热早餐让他们在异乡感到非常热。在短时间内,爱心早餐,一个热心的慈善机构和良好的声誉,赢得了每个人的赞扬。在“出生鹅”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捐钱和献出他们的爱。

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系列报道:“红色背心”促进社会文明

巧的是,在揭西县塔头镇里厝寮村,有一个敬老食堂,为独自生活在村里的老人提供无忧膳食。李厝村是塔头镇阔溪村管辖下的一个自然村。这是一个著名的长寿村。为了解决独居老人和留守老人的三餐问题,2015年10月,阔溪村老年公民协会在李厝村公共祠堂开设了敬老食堂。通过采取“政府补贴少、集体集资少、个人缴费少、社会捐赠少”的经济保障方式,老年人不需要“自己动手做饭”,从而避免了做饭的麻烦和不便。在敬老食堂,老人可以吃到通常的家常菜;三年多来,吴,一位退休教师,一位尊敬老人食堂的专职志愿厨师,发现了老人对饭菜的喜好,总能做出适合他们胃口的饭菜;吴会尽力满足老人想吃的东西。如今,老年人不仅吃得好,而且在尊重老人的餐厅里品尝家的味道,他们对尊重老人的餐厅赞不绝口。

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系列报道:“红色背心”促进社会文明

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意义不在于“赢牌”,而在于造福人民;不是为了城市得到“奖励”,而是为了人民得到好处。只有让大众获得利益,享受便利,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写作”的含金量和可信度才能进一步释放,公民才能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来源:揭阳新闻

标题: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系列报道:“红色背心”促进社会文明

地址:http://www.jydingliang.cn/jyxw/5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