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8字,读完约4分钟

惠城镇林章村位于惠来县北部山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个老村庄,位于朝阳、普宁、惠来交界处,是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的根据地。“临漳乡、我们的根据地、东部委员会、县委、苏联等机关都在这里”,这是1928年6月中共东江特委给省委的报告中对临漳地位的描述。

土地革命时期,临漳村人民对革命事业充满热情,以炽热的激情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管有多困难和危险,他们总是下定决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许多史诗般的英雄事迹出现了。

一名士兵和三名烈士

惠来大南山革命纪念馆位于临漳村,是惠来县宣传革命精神、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场所。该博物馆保存了许多革命战争时期大南山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详细史料和珍贵文物。在博物馆展览厅的玻璃柜里,有一条看起来简单而古老的蓑衣,但在它的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三位烈士在一条蓑衣里"。

1928年,林章村红卫兵林红玉参加了彭牌领导的大南山土地革命。他曾经戴着这种头巾,参加了沐风的革命斗争。在林红玉不幸牺牲后,两兄弟继承了他的遗志,先后穿上这种军装加入革命队伍,在大南山革命根据地英勇战斗,并相继牺牲。烈士的后代林坤元将这块椰壳精心保存多年,并捐赠给惠来南山革命纪念馆。“这种椰壳已经保存了80多年。每当我看到它,我似乎看到祖先们在浴血奋战。作为烈士的后代,我希望子孙后代将记住这一历史,并学习他们祖先不屈不挠和顽强斗争的精神。”林坤元说道。

【讲述老区革命故事】惠城镇临沂村: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的大本营

据报道,林章村的农民在历史上长期受到封建地主和反动官僚的剥削和迫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土地革命使临漳农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使他们爱上了革命和共产党,积极支持革命军的斗争。即使在敌人实行“围剿”和血染村庄的恐怖气氛下,临漳人民仍然一如既往地节约资金,拥护红军,积极参加反“围剿”的斗争,为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这个村子里,36名革命战士英勇牺牲,成为惠来县革命烈士最多的老革命根据地。

【讲述老区革命故事】惠城镇临沂村: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的大本营

红花戏剧俱乐部鼓乐呼唤革命

在临漳村,人们提到了“赤花剧社”,村里的老一代人对它很熟悉,能说出它背后的故事。村里现有的舞台是池花戏剧俱乐部的旧址。村里的前党支部书记林振向记者展示了那一年池花剧社演员演奏的扬琴和其他乐器。经过多年的变化,这些乐器已经变得尘土飞扬、破旧不堪,但它们在革命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时,赤化戏剧社依靠这些宣传工具四处巡回,大力宣传反封建、反迷信思想,号召群众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林振说。

【讲述老区革命故事】惠城镇临沂村: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的大本营

据史书记载,1928年3月,彭白迁到南山惠来县临漳村时,他经常到临漳村参加活动,并指示要发挥民间“歌咏班”这一大众化的娱乐形式来宣传和动员群众参加革命斗争。被惠来县委派到临漳村工作的刘裕民(潮安县人),把临漳村的“歌唱班”改成了俱乐部。随后,东江特委、潮浦会县委邀请临漳、盐岭两村俱乐部演出古装剧《临江楼》、《吃红杏》,并从两村招募19人组成“红花戏班子”,每晚演出话剧和潮剧。后来,剧团逐渐发展到以林章、盐岭村群众为主体的60多人,改组为“红花戏剧社”。为了追求最大的宣传教育效果,赤化戏剧社根据群众的要求,收集整理了几部戏剧,号召群众学习文化,打击地主,打击流氓,反对迷信。后来,戏剧社逐渐发展成为苏区的艺术轻骑兵,其成员经常带着自己的道具巡回演出,为活跃根据地的文化生活和宣传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讲述老区革命故事】惠城镇临沂村: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的大本营

“虽然赤化戏剧社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但戏剧社的成员积极参加革命宣传工作,不怕艰难险阻,甚至不惜付出宝贵生命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临沂村得以传承。”林振友告诉记者,该村仍有一支文化娱乐队,经常举行文化娱乐表演,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向红花戏剧社的成员致敬。

来源:揭阳新闻

标题:【讲述老区革命故事】惠城镇临沂村: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的大本营

地址:http://www.jydingliang.cn/jyxw/4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