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今年中国医师节的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在深圳华厦眼科医院,有这样一群医师,他们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着这一主题,在眼科领域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动人篇章。
德馨于行
拒收红包坚守底线,公益之行播撒光明
“德馨于行”,是深圳华厦眼科医院医师们始终坚守的信念,他们以实际行动在不同场景中诠释着这份大医情怀。
“德馨于行”拒收红包坚守底线。
在深圳华厦眼科医院,拒收红包已成为一种风气,这无疑是“德馨于行”的生动体现。
当患者及家属心怀感激或担忧,试图以红包表达心意时,医师们总是果断拒绝,一句“治好您的眼睛是我的本职,您的信任就是最好的‘红包’。”,尽显医者担当与职业操守。
部分患者顾虑医师不肯接受心意,便趁其不备将红包留在诊室。医师发现后,会立刻将红包金额充进患者住院费。
“德馨于行”公益之行播撒光明。
为响应省委、省政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区域协同。2025年7月8 - 9日,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等联合深圳华厦眼科医院,派遣专业团队奔赴粤北帮扶。深圳华厦眼科医院韩冰教授、陈建华主任等医师,以实际行动为基层群众送上优质医疗服务。
在“2025中国志愿医生非洲医疗义诊公益行动”中,深圳华厦眼科医院屈光白内障科齐卫主任参与其中。爱菲丝路医院医疗条件差,手术面临诸多困难,如频繁停电、缺乏护理人员等。但齐卫主任一人身兼医生和护士两职,成功完成35台白内障复明手术,包括为埃塞俄比亚前总统夫妇以及梅毒、艾滋病患者做手术。
图:齐卫主任为埃塞俄比亚前总统检查眼压
技精于勤
疑难复杂彰显技精 两代同医见证信任
“技精于勤”面对各类疑难复杂的眼科病症,他们从不退缩,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一次次精准施治,彰显出卓越的医疗技艺。
“技精于勤”疑难复杂彰显技精。
深圳华厦眼科医院院长、眼底病科首席专家赵铁英教授再次挑战高难度,先后为双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VI期而致盲的陈先生成功实施了救治手术。
“我到现在都记得当时的无奈。患者眼底病变极为严重,视网膜呈360度鸟巢样牵拉脱离,瘢痕样黏连难以分离,且双眼都是如此。”赵铁英教授回忆道。
图:赵铁英教授及团队与陈先生夫妻合影图
深圳华厦眼科医院副院长刘春民教授成功为13岁斜视女孩进行矫正手术。
“强化麻醉既能维持患者镇静镇痛状态,又保留清醒意识,这对术中观察眼位变化、精准调整非常关键。”刘院长解释道。
图:刘春民教授给13岁女孩检查图
深圳华厦眼科医院副院长、白内障科杜冰教授为合肥刘阿姨做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术后刘阿姨左眼视力恢复到 1.0,眼压正常。
术前,杜冰教授发现刘阿姨前房极浅、瞳孔难散大,增加手术难度。面对挑战,杜冰教授精心制定方案,凭经验与技巧应对,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首日复查视力达到1.0。
图源:自制 杜冰教授、刘阿姨、方启医生合影图
钱阿姨双眼高度近视、有较大散光和屈光参差问题(右眼近视 950 度伴 200 度散光,左眼近视 1900 度),且双眼患白内障。
鉴于钱阿姨高度近视、长眼轴且悬韧带松弛的复杂眼部情况,深圳华厦眼科医院朱远飞主任为其定制安全稳妥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术后第一天,钱阿姨左眼远中近裸眼视力均达 1.0。
赵铁英院长(右一)、朱远飞主任(左二)、刘长安医生和钱阿姨术后合影图
“技精于勤”两代同医见证信任。
“2009年,是您给我做的手术;如今,我儿子的手术也放心托付给您。”张女士对深圳华厦眼科医院副院长贺权教授说道。
张女士的儿子阿维是个20岁的中葡混血儿,他不仅是狂热的足球爱好者,同时还兼职当足球模特。他曾和知名足球运动员一起拍摄过广告。
今年1月,贺权教授为张女士的儿子阿维(化名)开展了微创全飞秒精准4.0手术。
图源:阿维及母亲和贺权主任合影图
18 年前,8 个月大的辉辉总抓坏王先生眼镜,频繁配镜后,王先生找刘畅主任手术,术后视力佳。
今年高考后,想报警校的辉辉因 500 度近视受限,王先生带儿子找刘畅主任做了近视手术。
刘畅主任与王先生(右二)、辉辉(右一)辉辉同学(左一)合影图
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是深圳华厦眼科医院医师们“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有力见证。
他们在拒收红包时坚守道德底线,在公益之行中播撒光明希望;面对疑难病症毫不畏惧,凭借精湛医术一次次创造奇迹;他们收获患者两代人的信任,用行动守护着人们的光明。
在2025年的这个中国医师节,让我们再次向所有的眼科医师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来源:揭阳新闻
标题:德馨于行,技精于勤, 中国医师节,致敬每一位光明守护者
地址:http://www.jydingliang.cn/jyjj/81828.html